中文名称: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
刊物语言:中文
刊物规格:A4
主管单位:浙江中医药大学
主办单位:浙江中医药大学
创刊时间:1977
出版周期:月刊
国内刊号:33-1349/R
国际刊号:1005-5509
邮发代号:
刊物定价:280.00元/年
出版地:浙江
时间:2025-07-31 17:34:41
2025年7月31日,全球医药行业经历了一场黑色风暴。诺和诺德股价开盘暴跌20%,单日市值蒸发超600亿美元,创下三年来最惨烈跌幅。而作为GLP-1赛道另一巨头的礼来公司,过去八天市值缩水逾1200亿美元,股价跌至5月以来最低点。这两家曾被誉为"减肥药双雄"的企业,一年内合计蒸发市值接近4000亿美元,如同被抽走了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GDP。
GLP-1神话的冰火两重天
就在半年前,诺和诺德还以80%的市场份额统治着中国GLP-1药物市场,礼来则以15%的占有率紧随其后。这个被誉为"代谢疾病领域皇冠"的赛道,过去五年在中国实现了63%的年复合增长率,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.49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87.38亿元。分析师们曾乐观预测,到2030年中国GLP-1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330亿元,其中肥胖适应症独占173亿元。
但市场的转折来得比北极的极夜更突然。诺和诺德突然下调全年业绩预期,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,引发整个制药板块的连锁崩塌。当日,VTRX跌12.17%,制药ETF跌2.34%,而礼来即便交出超预期的财报,股价仍暴跌近12%,单日蒸发900亿美元市值。这种背离基本面的暴跌,暴露出资本市场的深层焦虑——GLP-1赛道的技术护城河,或许没有想象中坚固。
竞争对手的弯道超车
Viking Therapeutics和罗氏公布的减肥药试验数据,像两把尖刀刺入双巨头的软肋。更令市场震动的是中国药企的崛起:联邦制药与诺和诺德达成20亿美元协议开发GLP-1/GIP/GCG三靶点激动剂,翰森制药则将自主研发的双受体激动剂海外权益授予Regeneron。这些交易揭示着行业新趋势——多靶点药物正在取代单一GLP-1激动剂,成为下一代代谢疾病治疗的主流方向。
诺和诺德的王牌产品司美格鲁肽,如今面临被迭代的风险。就像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,当技术路线发生根本性转变时,再大的市场份额也可能瞬间归零。值得玩味的是,这两家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合计95%的占有率,反而可能成为阻碍创新的包袱。当后来者通过BD交易快速整合多靶点技术时,巨头们庞大的既有产品线反而成了转身的负担。
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
这场暴跌最令人震惊的,是市场惩罚的严苛程度。礼来市值蒸发1200亿美元,相当于其2024年预期销售额的15倍;诺和诺德单日60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,比其全年研发投入高出20余倍。这种惩罚性估值调整,反映出投资者对GLP-1赛道商业模式的重新审视。
就像特斯拉颠覆汽车行业估值逻辑那样,当Viking等新锐企业展示出更优的临床数据时,资本市场立即用脚投票。特别是罗氏等传统制药巨头的入局,让市场意识到GLP-1领域的技术扩散速度远超预期。据摩熵咨询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个GLP-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,这种供给端的爆发式增长,正在改写"稀缺性溢价"的估值体系。
神话破灭后的行业重构
这场400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,本质上是对代谢疾病治疗范式转换的定价。当多靶点药物、基因疗法等新技术路径涌现时,单纯依靠GLP-1受体激动剂的商业模式已显现疲态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可能带来转机——这里80%的GLP-1药物通过医院渠道销售,医生处方习惯的粘性可能为巨头们争取宝贵的转型时间。
未来三到五年,代谢疾病治疗领域或将上演现代版的"三国演义":诺和诺德与礼来需要证明自己不只是GLP-1时代的既得利益者,而中国药企和生物技术新贵们则试图通过技术迭代实现换道超车。就像智能手机行业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竞争那样,谁能率先构建起涵盖糖尿病、肥胖、NASH等适应症的综合解决方案,谁才能赢得下一个十年的门票。眼下这场资本寒冬,或许正是行业从狂热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。